聯軸器涉及熱處理方式繁多,常見的有表面防銹發黑、為了改變鋼件整體硬度而做的調質以及為了增加局部硬度而做的淬火和回火等等,本次主要是關于不常使用的氮化處理方式。
氮化是向鋼表面層滲氮的過程,目前廣泛應用氣體氮化法,即利用氨氣加熱時分解的活性氮原子滲入到鋼中。滲氮溫度通常是在500-600℃范圍內進行,一般需要20-50小時,而滲氮深度僅有0.3-0.5mm,氮化后不再進行熱處理。滲氮有以下幾種不同的目的:(1)提高硬度和耐磨性;(2)提高疲勞強度;(3)提高抗蝕能力。
1.提高硬度和耐磨性的滲氮 進行這類氮化處理的鋼采用含有鋁、鉻、鉬、錳等合金元素的材料,如38CrA1A,38CrMoA1A等。處理后表面硬度科達HV1000-1110(相當于HRC65-70),其硬度可支持到600-650℃而不降低。其缺點是滲氮時間間較長,滲氮層薄承受荷載較小。
2.提高疲勞強度的滲氮 經過氮化后,鋼的疲勞極限會顯著提高(經常可增加25-35%)。這主要是因為使鋼表面形成了壓縮應力,因此常用在變向負荷下工作的結構零件,如內燃機曲軸及各種齒輪等。可以用普通的合金結構鋼。如18Cr2Ni4WA及34CrNi3Mo鋼等進行這種性質的滲氮。
3.提高腐蝕抗力的滲氮 如果僅為了提高抗腐蝕能力,可將任一種鋼進行滲氮,低碳鋼常在620-700℃進行,氮化層深度為0.025-0.06mm。高碳鋼在620-800℃,氮化層深度為0.01-0.04mm。在許多情況下可以代替鍍鎳、鍍鋅和發藍處理。一般處理的零件有儀器零件、絲杠、小軸及小齒輪等。
江蘇泰克曼聯軸器本著做中高端聯軸器的定位原則,在聯軸器的生產上精益求精,在技術和工藝上秉持個性化訂制的特色,設計工藝多樣化,以客戶需求為準,保證客戶使用體驗。
歡迎廣大客戶前來咨詢、選購。